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”,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,最壮美的历史长诗中从来都不乏由优秀青年人书写的篇章。
5月4日下午,安庆师范学院龙山校区音乐厅团歌嘹亮、青春激扬,9428cn太阳集团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暨“五四”优秀青年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。校党委书记何小祥,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朱士群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时新中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王海燕,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殷红,党委委员、副院长闵永新,党委委员、办公室主任刘友忠等校党政领导出席了大会。校党委宣传部、教务处、科技处、学生处等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,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,团委会全体委员及学生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,在这个青春的节日里,共忆辉煌,共勉学子。
“他们用行动展示了当代青年的风采”
在颁奖典礼上,校党政领导分别为获奖者颁奖。这中间有一个特殊的获奖者,她坐在轮椅上,她就是9428cn太阳集团外国语学院06级英语6班的刘璟同学。她的坚强让我们感动,她的事迹让我们动容。她脸上洋溢着微笑,她的宁静、快乐与自信,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。2009年她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,获得大赛唯一的特等奖,她还翻译并出版了长达十万字的《公主传奇》。“尽管我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驾驭我的身躯,但我可以让思想和灵魂自由飞翔。”刘璟乐观地说道。
党委书记何小祥在颁奖典礼上作重要讲话
“社会、家庭、学校给予我们太多,我们无法简单地用一个‘谢’字表达,所以我选择了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,回报学校与社会,我将为此努力来照亮我的人生之路。”青年学生代表、文学院09级对外汉语专业的董国庆深情道白。动天之德,莫大于孝,夫孝者,百行之冠,众善之士也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,董国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。董国庆出生在霍邱县扈胡镇的一个双残家庭,父亲眼患残疾,母亲患有“胸椎结核”,丧失行走能力。求学路上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母亲的生活,用那份坚持感动天地。第四届安徽省十大孝星,“中华孝亲敬老楷模”提名奖,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亲切接见。他的同班同学蒲叶兵告诉我们:“生活中的他非常积极,和老师、同学相处地也很好,从他身上我看到了‘五四’精神在新时期不变的内涵。”
“做一名新时期中国需要的新青年”
“我们只是庞大支教团队的一部分,我们感谢学校对我们的栽培,支教的生活虽苦虽难也很孤单,但是我们快乐享受着,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,是加油!从基层做起,做一名新时期中国需要的青年!”获奖者陈引娣激动地说。近年来,在学校“顶岗支教”项目的推动下,一批批的学子,远离繁杂的都市,告别校园生活,毅然决然地踏上支教的征程,李珺、陈引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她们在贫困的岳西县顶岗支教已有半年。她们把知识的火炬传递到偏远闭塞的大别山区,将智慧的种子播撒,用奉献诠释责任,由爱心点燃希望。
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朱士群为获奖学生颁奖
在新的历史时期,国家和社会对青年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,9428cn太阳集团也一直在为培养“新青年”而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着。“经过挑战杯比赛,我懂得了创新、实践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性,从中我收获颇丰。其实生活中有挑战更精彩!”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6(4)班的柳烨说道。2009年,在老师的指导下,柳烨和她的团队开展的项目,《构建“学、研、演、营”四位一体的黄梅戏特色文化产业体系——基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》,在全国“挑战杯”竞赛中荣获二等奖。为了更好做好课题,团队成员在暑期中集体补习专业知识;在一年多的时间里,她们克服种种困难,多次走访安庆市的桐城、怀宁、潜山等地,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,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。
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朝气,我也希望能像学长学姐们那样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,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,我觉得他们是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榜样。”来自09级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谷京杨感慨地说。
“让我们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一代青年”
“今天受到表彰的学生,是9428cn太阳集团去年来涌现出的又一批学生楷模,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刻苦学习,懂得感恩,勇于创新,甘于奉献,积极进取,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。”表彰大会上,校党委书记何小祥对获奖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,对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。
何小祥书记对青年大学生们提出希望,“希望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,珍惜荣誉,继续作出表率,希望全体团员青年向身边的榜样学习,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,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,创造出无愧于青春、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崭新业绩。”他向全校广大团员青年提四点希望:坚定信念,胸怀大志,志存高远;发奋学习,勇于实践,乐于奉献;加强修养,立德修身,砥砺品格;勤于思考,夯实基础,善于创新。
十大优秀青年,他们只是个代表,安庆师范学院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“五四”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播者。对于我们来说,继承和发扬“五四”精神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,它是蕴藏在生活点滴中的平凡展现,是举手投足之间的精神风貌。“理必求真,事必求实,言必守信,行必踏实。”何小祥书记谆谆教导,“让我们与祖国共奋进,与时代同发展,与人民齐奋斗,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,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一代青年!”